
{常德股票配资 'new_thinking': \"在讨论新开岭战役时,必须提到被歼灭的国民党军番号——第25师,外号“千里驹”。这个师最初来源于中央军教导部队,成立之初便被视为精锐部队来进行培养。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从华北地区到滇南的长途征战,行程达数千里,因此得名“千里驹”。在抗日战争胜利后,第25师被编入第52军,并从越南北部转运至山海关,随后参与了东北战场的战斗,成为国民党军在东北战事初期的重要力量之一。 然而,得名“千里驹”的这个军队却常常引发误解,许多人认为它代表着该部队在机动性方面的出色表现,暗示着该师装备了大量的汽车。这种看法源于“千里驹”这一名字给人带来的联想,然而实际情况却出乎意料。 在新开岭战役中,第25师被歼灭后,所缴获的装备中,竟然有4辆装甲车,但汽车数量仅为3辆,这与外界的想象完全不同。为何会这样呢? 首先,尽管国民党军拥有上万辆汽车,但与当时数百万人的总兵力相比,这个数字也并不算非常庞大。事实上,汽车的数量并非分布在每一个军或师的建制中。大部分汽车集中在辎重汽车团、独立炮兵团和后方的勤务机关等单位。而对于步兵军和师级部队来说,汽车并不是普遍配备的装备。 展开剩余68%如果没有专门的汽车部队支援,国民党军的步兵军和师基本上不具备独立的摩托化行军能力。比如新1军虽然拥有相对较多的汽车,但即便如此,全军的机动性仍然无法完全依赖汽车。而像傅作义的第35军这样的部队,其汽车的主要来源也是辎重汽车团的支援。 至于第52军,实际上它是在三四十年代基础上加强而来的半美械军,因此,整体装备上并没有过多的汽车,配备的也仅限于在辎重营下的汽车排。这个排的总兵力为40人,其中排长通常由中尉或上尉担任,排内设有技术员、特务军士、器材军士、传达兵、修理工和炊事兵等职务。 该排下设3个汽车班,每个班由10人组成,除了正副班长外,还有8名驾驶兵,配备了5辆载重卡车。因此,整个汽车排共计拥有15辆卡车。但要注意,这样的编制在整个师的系统内并没有额外的加强。如果没有额外的支持,1万多人的师中,15辆卡车显然是远远不足以承担运兵任务的,更多的用途是用来运送粮食和弹药。 然而,汽车的保养和使用问题让这些车辆的损坏率较高。即便编制上有15辆车,能够正常运行的也许只有10辆。尤其是在山地作战时,由于道路状况不佳,汽车的机动性远远不如骡马,这也导致许多汽车无法在前线参与战斗。更重要的是,汽车通常负责在前线和后方补给基地之间来回运输,这意味着如果前线部队被歼灭,而汽车还停留在后方补给线时,战斗结束后前线的缴获物资中自然不会包含汽车。 第25师的情况正是如此,汽车主要用作补给运输工具,因此在被歼灭时,部队阵地附近仅有3辆汽车能够被缴获。这也是为何,新开岭战役后,缴获的汽车数量反而少于装甲车。 至于装甲车,第25师本身并没有这样的装备,甚至第52军也没有。但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上有一支专门的装甲兵团,这支部队虽然没有坦克,但在汽车上加装了钢板和机枪改装成装甲车,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。第25师的装甲车便是由这支装甲兵团提供的,作为先锋部队参与战斗。正因为如此,在新开岭战役的缴获清单中,装甲车的数量反而多于汽车,缴获了4辆装甲车。 这支装甲兵团最终在1948年辽沈战役中覆灭,我军从中缴获了大量的装甲车,数量甚至超过了百辆,这些装备随后为我军的装甲部队提供了重要补充。\" } 发布于:天津市
|